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舆情观察
·舆情热点
·公平正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国
·李强向所罗门群岛新任总理马内莱致贺电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各地广
·习近平向第15届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出版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阿文版推介会
·李强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调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
采编团队 更多...
...
...
舆情观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舆情观察 > 正文
网络舆情处置动态把控的“四个重视”发布时间:2019-12-23 14:03 星期一来源:法制网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0-1-16
分享到:新浪微博
网络舆情处置动态把控的“四个重视”发布时间:2019-12-23 14:03 星期一来源:法制网

□ 法制网 王灿

编者按:当今舆论传播呈现融媒体、多终端的发展趋势,公共舆论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热点事件的舆情发酵周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不但舆情走势更加难以预测,舆情妥善处置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对于政法机关而言,全面勘察舆情危机事件,将其内化在处置各个阶段,尤其是密切追踪舆情演变过程并进行动态分析,审时度势地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对于引导社会舆论和平息舆情无疑有很大助益。那么如何对舆情处置过程进行动态把控和管理,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结合部分热点舆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重视”以供参考。


1. 重视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和研判

当前,各级政法机关对于舆情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基本上组织起了专业力量进行涉地域涉部门的网络舆情监测,为预防敏感信息发酵成热点事件发挥出重大作用。


但是,目前在实践中,各地相关部门显示出“重开头轻过程”的处置倾向,即舆情发生之后或者发现舆情苗头之后,基本都能比较迅速地介入、回应,从程序上完成政务公开的“规定动作”;但是首次回应之后,舆情很快进入新的快速发酵阶段,相关部门往往对如何动态反应缺少足够自信,这主要表现在无法根据舆论反馈进一步做出灵敏应对。比如在重庆“保时捷女司机”事件中,警方在事发后5小时迅速做出首次通报,但是随后,网民“人肉搜索”女司机“背景”和跋扈行径,爆料其丈夫为某派出所所长,引发舆论的质疑和猜测。重庆警方却对此反应迟钝,在媒体已确认涉事女子丈夫系警务人员2天后才做出回应,予以确认并表示彻查。此时舆情经过充分发酵,质疑声已经广泛扩散出去。


这提示相关政法机关,在舆情处置过程中,政法机关需要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加强对舆论场信息和网情民意的收集,对公众的关注焦点和诉求出现的新变化保持敏锐感知,及时做出审时度势的处置和反馈,以实情工作推动舆情降温。


2. 重视关键节点的把控和动态发布

当危机事件进入舆情扩散期,任何的“一不留神”都可能使问题恶化。民意如川,最有效的疏通方法就是抓住民众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涉事政法机关而言,在与舆情危机动态交锋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高的舆情敏感度,时刻保持舆情在线意识,善于发现和判断危机可能的走向,准确把控舆情的爆发点、峰值点和转折点等不同关键节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围绕舆论关注的热点、疑点,做好信息动态发布工作。


全媒体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线上线下“零时差”的同步性,尤其是在危机快速发酵形成舆论风暴阶段,面对网络的质疑和舆论矛头的指向,官方部门都要尽可能地早发声、快发声,切勿以为事件已经介入处置或通报已经公布就“一劳永逸”了。要知道,舆情处置最忌讳“信息真空”,一旦网民质疑不能及时得到回答,就可能产生丧失公信力的“塔西佗效应”。而且全媒体环境下的慢信息即是弱信息,即使官方信息具有足够的权威性,舆论关注度也会因为发布速度过慢而降低,进而大大削弱官方信息的传播效果。一种比较有效果的做法是密集发布信息,以官方主导信息冲刷舆论场。比如在成都七中食堂被指提供霉变食物舆情事件中,涉事官方对舆情保持实时关注,做到了动态实时反馈。在舆情发酵最为迅速的一天之中,官方微博“@金温江”先后发布五份通报,对平稳度过危机起到了关键作用。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9年第46期)


来源:法制网:责任编辑:王千玉
0

 
上一篇: 河南失踪少女为父子生三孩,案件一审判决来了 2020-1-22
下一篇: 让尊重民警执法成为一种习惯 2020-1-15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