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律师
·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
·律师说法
·名律风采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律师说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律师说法 > 正文
疫情防控下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0-3-5
分享到:新浪微博

疫情防控下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战略长远。应认真落实“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最高检制定下发的《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检察业务工作的通知》,把握疫情防控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规律特点,依法有序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把握疫情防控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战时”特点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改变了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环境。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面临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受侵害权益类型发生了新变化。从以侵犯人身权利犯罪为主,转向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犯罪。从受侵害的权利类型看,既有人身权利,又有财产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依法及时医疗救治的权利等。二是司法救助的重点发生了新变化。疫情环境下,专业心理咨询的需求更加突出。三是诉讼权利保障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是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基础,随着严格管控措施的落实,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观护等受到了一定限制。四是保护治理的矛盾出现了新变化。疫情中网络暴力、赌博、色情对未成年人侵蚀的几率上升。在疫情较轻、管控力度较小地区,“熟人”侵害未成年人的现象也难以杜绝。五是预防手段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疫情发生后,预防教育由“面对面”转向了“网对网”,“法治副校长”的履职方式、预防教育的模式、组织形式、效果评价标准也应相应调整。 

  依法严惩利用疫情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 

  在疫情防控特定时域下,应坚守法治标准,依法严惩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一是从严、及时惩处。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对成年人利用疫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教唆、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推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制报告制度,加强对办案的指导监督,遵循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法律政策,有效解决疫情防控下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取证难以及准确适用法律等问题。三是有效救助被害人。要采取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有效形式,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参与权、知情权等诉讼权利,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落实“一次性”取证机制,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受到“二次伤害”。畅通专门渠道,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物质生活帮助。利用疫情防控联动机制,统筹开展医疗救助、教育救助。 

  依法惩治、精准帮教涉及疫情罪错未成年人 

  从总体上看,疫情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较低,社会危害性大的案件较少,要积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依法惩戒与教育矫正并重,促进罪错未成年人再社会化。一是依法惩戒。在办理涉疫案件总体政策的指引下,要综合考虑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性大小等因素,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可监禁可不监禁的不监禁。充分考虑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以及酌定情节,依法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精准提出量刑建议,对轻微犯罪未成年人依法从宽处理;对严重危害疫情防控、扰乱社会秩序的严重犯罪依法惩戒,保持必要的司法威慑。二是精准帮教。坚持把帮助教育贯穿司法办案始终,在疫情防控中创设条件,落实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亲情会见、社会观护、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保护制度,积极适用人格甄别、亲职教育,落实监督考察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其参加社区“非接触性”防疫公益活动,帮助矫正行为,顺利回归社会。三是教育矫治。对于因年龄原因不负刑事责任,以及妨碍疫情一般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相应落实干预措施,由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催促家庭加强管教,强化矫正措施。加强与专门学校、社会保护组织的协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矫治不断线。 

  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治理体系建设 

  正确处理好防控与办案、办案与治理的关系,综合运用未成年人检察职能,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治理体系化建设。一是深化“一号检察建议”落实。积极开展网上“法治副校长”活动,通过开发专门课件、开设网上课堂等形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防疫秩序,加强自我保护。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案件办理开展好防疫法治宣传教育。督促学校健全防疫期间教学、生活制度,延伸“校园链”治理,确保“一号检察建议”更加具有刚性。二是强化特定时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在防控总体政策安排下,监督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做好对疫情下未成年人学习教育、物质帮助等权益保护,对感染病症的未成年人要保证及时有效就医。加大对网络谣言、暴力、赌博、色情等的治理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学习教育环境。依法纠正借防疫之名,超越工作权限,违规滥用权力,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保证国家防疫政策的正确实施。三是加强特定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积极推动在疫情中因公殉职人员、病亡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解决好监护缺失问题,建立生活、学习、就医保障的长效机制。四是协作开展心理干预和救治。加强检校合作、检社合作、检医合作,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心理干预和救助。 

  优化疫情防控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工作体系 

  疫情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既是一个司法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既有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性,也有治理的普遍性,应当体系化构建、系统化推进。一是在体制层面,注重发挥集中动员优势。要积极融入强大的国家动员体系,推进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实行未成年人涉疫有关信息共享、工作协作,明确保护重点,积极应对。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在证据收集与移送、特殊程序落实上相互衔接,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二是在工作机制层面,注重发挥未成年人检察的职能优势。利用好未成年人检察全程参与诉讼过程的优势,发挥好司法保护的主导性作用。发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优势,积极开展涉疫犯罪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加强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落实疫情防控、隔离措施,切实保障在押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积极审慎地办好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发挥“捕、诉、监、防、维”一体化工作机制优势,探索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状态下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模式,形成经验。发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优势,加强与共青团组织等方面协作,建立涉疫未成年人司法转介机制。三是在手段方式层面,注重发挥好信息化的优势。充分运用信息化方式进行司法办案,积极通过电话、视频、书面等方式提前介入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加强办案远程指导。开展线上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矫正考察等,提升司法办案质效。 

  (作者为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

来源:正义网[责任编辑:张梦娇]
 
上一篇: 河南舞钢:开展疫情普法 助力复工复产 2020-3-8
下一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 2020-3-3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