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法制
·综治动态
·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法治人物
·法治视频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法制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制建设 > 正文
“笑里藏刀”何时了 多重身份导致笑气监管存在盲区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0-6-10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笑里藏刀”何时了 多重身份导致笑气监管存在盲区

时间:2020-06-09 08:29:00作者:兰天鸣新闻来源:新华网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甜甜的感觉,吸的时候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吸食者眼中,笑气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 

  “打气球”“奶油气弹”……这些词在青少年中悄悄流行着,但很多人对“笑里藏刀”的危险,缺乏足够认识。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行业,属于危险化学品,有很强的成瘾性,吸入后人会产生幻觉、不自觉发笑。 

  有的人一年间挥霍数十万元购买笑气,甚至以贩养吸;有的人吸食后体重暴涨、产生幻觉、尿便失禁、下肢瘫痪;有的人中断学业、疏远家人朋友;还有人已然付出生命的代价……目前,国内已发生多起因吸食笑气致病、致残、致死案例。 

  当前,笑气管制已有所加强,但记者调查发现,仍存在网络平台易获取、监管惩处存盲区等问题。笑气依旧在“笑”,黑色产业链该如何斩断?如何加强管理惩处,让违法贩卖和滥用者“笑不出来”? 

  打笑气打到手烂,依然停不住 

  记者从上海检察机关获悉,该市一名1998年出生的在校女学生徐某,吸食笑气长达4年之久,曾导致双腿无法站立,但仍选择以贩养吸,后被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捕。经侦查认定,徐某以牟利为目的销售笑气,金额达72万余元。 

  “一旦碰了这个东西,后果不会好。”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科,19岁的留学生张泽在医生面前讲述吸食笑气的经历。 

  在美国读书时,她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第一次体验了笑气。当时看到其他人都在吸食,她想:“只试一次,应该没事。”这次尝试之后,“我开始在网上购买。起初是将气灌进气球里吸,之后改用按压枪打开气弹对着吸。有时一天七八个小时都在打,打得手都烂了,整只手都是麻的,嘴里也是溃疡。”张泽回忆。 

  后来,她干脆不去上课,每天饮食作息混乱,天亮了才睡觉,逐渐和身边朋友脱离了联系。在张泽家中,有一面堆满笑气弹的墙。“只有存货足够,我心里面才踏实。如果没有存货了,我就会觉得焦虑不安。”她说。 

  但她并非不想改变。她想克制、想去上课、想自己在家做饭,但是大脑不听使唤。“尤其当我看见室友在吸笑气,那我也继续吸。”她说。 

  张泽不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的第一例吸食笑气成瘾的病人。早在2017年,该院就接收过一名留学生,是被轮椅推着进来的,四肢无力、双脚无法行走,只能卧床,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需别人照顾。从那以后,该院陆续接收了10余名病人,都是18至20岁的年轻人,以留学生居多。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科主任杜江称笑气是“嗨一时,毁一世”。她说,作为一种古老的麻醉气体,笑气以前用于外科小手术,现在用于蛋糕和咖啡的发泡剂。人体吸食后能产生愉悦感,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成瘾,并产生一系列危害。 

  “主要影响钴胺素的代谢。甲钴胺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必备的原料。甲钴胺的缺乏会引发包括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障碍,比如贫血,严重者不能走路,甚至窒息死亡。”她说。 

  尽管通过数周的药物、心理、运动康复治疗,一些病人能够得到恢复,但杜江对这些吸食笑气的年轻人忧心忡忡。 

  她依然记得一个经治疗康复的留学生,临走时对她说的话——“虽然我现在恢复得很好,但回去后可能还会复吸”“你不知道这个带给我的快乐有多少。有人说‘包’治百病,如今给我1000美元,我想到的不是买包,而是买多少箱笑气,这些可以让我开心多久” 

  “由于当前笑气并未被列为毒品管制的范围,不适合接受社区戒毒或戒毒所的治疗,滥用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后,只能送入医院。若这些年轻人回到吸食笑气的圈子,反复使用导致的躯体受损能否恢复,就不得而知了。”杜江说。 

  搭乘“互联网+快递”,贩卖风驰电掣 

  尽管对滥用笑气的管控正逐步加强。但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快递”的遮蔽下,笑气的获取十分便捷。 

  在一名吸食者的指导下,记者在闲鱼和QQ群搜索到了多个商品和商家,不少打着卖“8g二氧化碳空瓶”的幌子,行出售“笑气弹”之实。 

  名为“桃”的商家给记者发来的购买链接中,商品名用“空瓶”代替,月销量达“5万+”。而店内其余商品销售量都为0;名为“KS”的商家今年春节前就在朋友圈打出“过年备货趁早,晚一步拍大腿”的广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在每天发布“全国发货”“接单”等内容。 

  这些商家多数要求购买5箱到10箱起送,每箱有240至300支的8克气瓶,售价每支从1.4元到4元不等,交付方式为快递。 

  据了解,笑气作为危化品,企业需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方面取得相关部门授予的许可和资质,个人不可随意获得。若以吸食为目的,吸食者多是通过非法途径花大价钱购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应急警务研究中心主任谢川豫曾对网上售卖的笑气进行计算,每8克气体的罐装笑气均价为正规奶油气弹的约10倍,可谓暴利。 

  名叫“鱼王”的商家告诉记者,网上售卖的多为国内非法灌装,并贴着“圈内”熟知的国外品牌,“若担忧质量或被查,可购买奶油气弹,但需要加价,价格也最高”。 

  记者通过搜索“一氧化二氮”等关键词,询问了搜索排名靠前的某销售公司。销售人员向记者报价,一瓶40升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售价900元。该销售人员还表示,无须提供任何手续和证明,可直送指定地点。 

  搭乘“互联网+快递”的便捷,笑气贩卖风驰电掣。由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全国案值最大的非法经营笑气案,就是通过此方式,将笑气贩卖至全国各地。 

  2018年3月,庄某在上海市静安区某公寓设立工作室,通过微信发送广告和吸食教学视频。公安机关在其租赁的仓库、工作室等地扣押三种品牌一氧化二氮共1726箱,非法经营案值超过2300万元。2019年11月,庄某等两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和五年六个月。 

  送货的快递人员承认,自己每天都为该工作室送货2至3单,“工作室的人说是食品,还有其他同事为其送货。收货人一般是年轻男女,但我不知道买来干什么”。 

  在另一起非法经营笑气案中,运送笑气的快递员称,自己送过笑气的地方包括上海的“外滩188、维多利亚广场、火车站的宾馆”,送货的时间为晚上十点到凌晨四五点。 

  针对夹带违禁品问题,多家快递企业对记者表示“无奈”:当前对用户违法私送违禁品的现象难以杜绝,不经中转筛查的同城快递问题更为凸显,“有的用户甚至会将违禁品藏在土里,仅靠当场验视没办法杜绝”。 

  笑气滥用,监管更需“横眉冷对” 

  食品添加剂、危险化学品、医疗麻醉药……商家利用笑气的多重身份,寻找法律的空隙。“滥用始于国外,在国内,笑气未被列为毒品,但是近几年有关恶性案例频频出现,且有日趋严重的态势,应当引起重视。”谢川豫说。 

  此前,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16年世界毒品调查报告就显示,笑气成为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但现实中,笑气的监管和处罚都遭遇困境。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并未禁止笑气向个人销售。 

  一位山东民警曾告诉谢川豫,在检查辖区内娱乐场所时,发现多地存在向顾客提供笑气的经营行为,随后查明该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只能将发现的情况和线索移交给安监部门。 

  谢川豫指出,目前的立法尚不能限制“有证企业”向个人销售笑气以及个人“娱乐使用”的行为,导致公安机关对滥用行为无禁止或处罚的权力。作为危化品,工商、卫生和安监部门仅有权对企业使用的范围、剂量做出规定,对个人购买和使用行为缺少监管的职责。 

  “升格笑气的强制管理宜早不宜迟。”上海市戒毒管理局理论研究中心负责人徐定认为,对“娱乐使用”的笑气要尽早纳入新精神活性物质列管,对医疗和食品用途的“笑气”要在生产、使用、销售、流通环节多头加强管理,提高全链条的违法成本。 

  “可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管部门、卫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对笑气的销售和购买做出明确规定,禁止向个人销售,并禁止个人购买、使用。”谢川豫建议。(记者兰天鸣) 

  (应受访者要求,张泽为化名)

来源:正义网[责任编辑:杨晓]
 
上一篇: 广州破获特大网络赌博案 “直播带赌”涉案逾3亿元 2020-6-11
下一篇: 男子PS杜撰“红绿灯弹射起步”交通违法信息被行拘 2020-6-8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