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律师
·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
·律师说法
·名律风采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律师说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律师说法 > 正文
开元盛世的法制建设
来源:中国普法网 发布时间:2020-6-1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开元盛世的法制建设
法制日报 2020-06-10

  □ 殷啸虎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同贞观盛世一样,开元盛世之所以取得成功,注重法制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开元年间不仅进行过几次重要的立法活动,而且在法律的实施方面,也能够做到依法办事,特别是在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案件的处理上。因此,一个较好的法制环境,不仅有效保障了开元盛世的实现,而且也成为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内容。

  开元年间,对《唐律》进行了两次重要修订。一次是718年(开元六年),由吏部侍郎兼侍中宋璟、中书侍郎苏頲等人主持,删定律令格式,至次年完成。另一次是734年(开元二十二年),由中书令李林甫主持,删定律令格式及敕,编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令三十卷,式二十卷,开元新格十卷。又撰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以类相从,便于省览。修订工作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完成。这次修订法律过程中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项工作,就是重新“刊定”了《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是对《唐律》条文进行的解释和阐释,是永徽年间由长孙无忌等主持编纂的,于653年(永徽四年)同修订后的律文一同颁行。由于时代变迁,一些典章制度和名称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修订律令时,对《唐律疏议》也一并作了相应的修改,这些修改也主要集中在文字方面,但这次修改的文本被后世所沿用;我们今天看到的《唐律疏议》的文本,主要是以开元年间修订后的版本为准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法制史学者仁井田升和牧野巽撰写了《故唐律疏议制作年代考》,提出了《唐律疏议》是开元年间制定而非永徽年间制定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尽管这一观点是误读了“撰定”与“刊定”,用开元年间对《唐律疏议》的修改否定了永徽年间制定《唐律疏议》的事实,但由此也可见开元年间修订《唐律疏议》的重要影响。

  开元年间在立法方面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编纂了《大唐六典》。《大唐六典》是唐朝典章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汇编。721年(开元十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宰相张说主持修撰《六典》,张说把这项任务委派给了集贤院学士徐坚。但徐坚“历年措思,未知所从”;不得已,张说又令学士毋婴等“检前史职官,以今式分入六司,以今朝六典,象《周官》之制。然用功艰难,绵历数载”。其后,又由宰相张九龄、李林甫等先后主持,直到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方才完成。它按照唐朝各部门机关分卷分篇,内容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机构组织、职权、官员品级、编制员额、考课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规范,因此被认为是一部保存至今最早的、完整的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并对唐以后历代会典的编纂具有深远影响。

  徒法不能以自行。开元年间法制建设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立法上,在司法和执法方面也能够做到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权威,有效保障了法律的实施。而在这方面,作为君主的李隆基也作出了比较好的表率。

  首先,注意维护法律和法官的权威。御史大夫李杰素以断案既精又勤、秉公执法著称,自然也得罪了不少人。京兆尹崔日知贪暴不法,李杰准备对他进行弹劾,但崔日知却反咬一口,诬陷李杰,还对李杰进行威胁。按规定在这种情形下,对李杰也要停职调查。侍御史杨玚廷对李隆基说:“若纠弹之司,使奸人得而恐愒,则御史台可废矣”。李隆基听从了他的建议,命李杰继续履行职权,并依法惩治了崔日知。皇后的妹夫长孙昕同李杰不和,依仗皇家权势,纠集他人殴打李杰。李隆基命于朝堂杖杀长孙昕,并抚慰李杰说:“(长孙)昕等朕之密戚,不能训导,使陵犯衣冠,虽置以极刑,未足谢罪。卿宜以刚肠疾恶,勿以凶人介意”。

  在对于一些具体案件的处理上,也能听从不同意见,依法办事,在对武强令裴景仙一案的处理上就反映了这一点。裴景仙受贿达到五千匹,事发后又逃亡。被捕获后,李隆基下令将其当众处斩。但大理卿李朝隐认为,裴景仙所受赃物属于“乞取”,按照《唐律》规定:受所监临财物,满五十匹流二千里;乞取者加一等,最高刑仍然是流刑,罪不至死。但李隆基坚持要将其杖杀,李朝隐说:“生杀之柄,人主得专;轻重有条,臣下当守。今若乞取得罪,便处斩刑;后有枉法当科,欲加何辟?所以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曲矜(裴景)仙命”。最终李隆基接受了他的建议,将裴景仙杖一百,流放岭南恶处。

  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案件,在处理上也能够做到坚持法制原则,不以情理而废法。开元年间曾发生过一起影响很大的复仇案件。731年(开元十九年),隽州都督张审素被人举报贪污,监察御史杨汪奉命前往调查处理。张审素部下总管董元礼竟然率兵劫持杨汪,并将举报者杀死。救兵赶到后才斩杀董元礼等,救出杨汪。于是杨汪便指控张审素谋反,张审素因此被处斩,家人被流放岭南。四年后,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瑝、张琇从流放地逃回,伺机复仇,杀死了已经更名为杨万顷的杨汪,并追杀其他官员,结果于途中被捕获。当时包括宰相张九龄在内的不少人都对张瑝、张琇的“复仇”行为非常同情,建议从轻发落,但李隆基不同意。他对张九龄说:“孝子之情,义不顾死;然杀人而赦之,此涂不可启也”。并下敕令:“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伸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人?展转相仇,何有限极!咎繇作士,法在必行。曾参杀人,亦不可恕。宜付河南府杖杀”。

  开元年间的法制建设,为开元盛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形没有能够坚持下去。到了李隆基晚年,“渐肆奢欲,怠于政事”,信任并重用奸相李林甫,屡兴大狱,开元盛世所营造的法制环境遭到破坏,唐朝也由此走向了衰落。《旧唐书·玄宗本纪》对此也惋惜评论道:“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但最后却“前功并弃。惜哉”!

 
上一篇: 明确十大任务,贵州法治乡村建设出大招! 2020-6-13
下一篇: 信用卡逾期还款不付滞纳金? 2020-6-10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