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案件
·反腐实录
·反贪档案
·精品案例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精品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精品案例 > 正文
行业微信群内诋毁竞争对手 被判赔偿五万并公开道歉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0-8-13
分享到:新浪微博

行业微信群内诋毁竞争对手 被判赔偿五万并公开道歉

2020-08-12 15:29:22

  中国法院网讯(赵延丽 艾家静)因对一项发明专利存在异议,大江公司创始人韩某与同业竞争的大河公司产生龃龉(均为化名),在行业微信群内,用“盗窃”“无耻”“垃圾”等词汇形容对手,结果被诉至法院。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名誉权纠纷案依法判决,韩某公开道歉并赔偿原告大河公司经济损失5万元。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被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维持原判。

  私信聊天不构成侵权

  大江与大河公司属于同业竞争关系,双方投资人及专利事项均有所重合。因怀疑自己的专利和项目信息被泄露,大江公司创始人韩某通过微信号“大江水”,在与他人微信私聊、朋友圈评论、以及行业微信群内发言时,直指大河公司“窃取专利”,并向相关部门提起申诉。大河公司发现后诉至法院,要求韩某及大江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00万元。

  法院认为,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行为人因过错侵害法人的名誉权,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原告大河公司陈述,二被告存在五类侵犯名誉权行为。第一,案涉微信号发给王某的聊天记录中称,“这本是我们公司项目,被垃圾公司盗窃”、“盗窃的行为,无耻公司”。承办人表示,该行为是发生在两名个人之间的私人微信聊天,虽表述内容因发泄私愤而偏激不当,但该言论并非在公共场合向不特定对象发布,并不会对原告大河公司造成社会评价度降低的影响。

  第二、三项为案涉微信号在他人发布关于大河公司产品的朋友圈下方,评论“盗窃专利”等内容,但原告仅提供截图,法院于庭审中查看“大江水”原始载体,并未查找到该条评论内容,所以对原告所称的该两次侵犯名誉权行为,不予认定。

  原告所称第四项行为系韩某和大江公司向相关部门的申诉。法院认为,公民依法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但不得借检举、控告之名捏造、歪曲事实而侮辱、诽谤他人。本案中,大江公司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诉状,大河公司也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澄清函,具体事实认定应由相关部门依法核实确认并作出处理决定,大河公司并未举证相关部门的处理决定,也未举证证实因大江公司的申诉行为导致了相关部门对大河公司的评价降低,所以法院对该次侵犯名誉权行为亦不予认定。

  微信群发言需谨慎

  第五项为“大江水”微信号在原被告公司均涉及的行业微信群中,发布了一条内容为“大河是个垃圾公司,盗窃专利申报项目,无耻的公司!!!!!”信息。

  法院对此认为,“大江水”微信号在有数百名业务关联成员的微信群中,发布损害大河公司名誉的不当言论,韩某虽辩称属于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应当客观合法、文明得体地进行意见表达,且不得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等合法权利,“大江水”该言论并非善意的适当评论,且在本案中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无法证明其所称的大河公司存在“盗窃专利申报项目”行为,所以,“大江水”微信号的该意见表达,构成对大河公司的名誉侵权。

  本案中,“大江水”微信号注册时绑定被告韩某的手机号码,被告韩某确实持有使用该微信号,且于庭审中陈述其对于该微信号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管理,所以被告韩某应对该微信号发布的侵犯原告公司名誉权言论承担法律责任。于是,法院一审、二审均判决如上。


 

 

 
来源:中国法院网:责任编辑:刘泽



 
上一篇: 河南柴长安等52人涉黑案宣判:首犯被判无期 2020-8-16
下一篇: 诱骗胁迫求职者人体藏毒入境 成都9人涉黑团伙被严惩 2020-8-10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