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网络
·本网调查
·内幕揭秘
·反腐在线
·热点追踪
·投诉曝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热点追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杭州拟立法禁止小区强制刷脸:刷脸不是业主义务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0-10-31
分享到:新浪微博
杭州拟立法禁止小区强制刷脸:刷脸不是业主义务
2020-10-30 08:38:08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人脸识别技术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不能忽略其暗藏的“獠牙”。

  10月26日,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条例新增了“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保障业主对共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权”等内容。

  修订草案若被通过,将成为中国首部明确写入人脸识别禁止性条款的地方性法规,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脸识别站在高科技的风口上,一路高歌猛进,从原来的仅限于金融支付、机密行业应用的“黑科技”,很快“飞入寻常百姓家”,且赶都赶不走:学生进图书馆要刷脸,业主回小区回家也要刷脸,厕所里面扯卫生纸,还是要刷脸确认身份……

  大家的“脸”是越来越不值钱了,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学校都把手伸向了民众的脸,而且一副“霸王硬上弓”、要脸必须给的样子,不给就限制你的进出、限制你的使用。

  但有些常识必须重申:包括人面部信息、指纹、虹膜在内的民众生物信息,作为人格权的一部分,受到法律保护。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不能说要就要。

  之前,就有教授对自家小区要搞的人脸识别门禁较了个真儿:“人脸识别信息被滥用的风险比房产信息大得多,物业更是无权收集这些个人信息。”之后,街道最终同意业主出入小区,可以自愿选择门禁卡、手机或人脸识别的方式。

  其实,按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收集人脸信息需要单独告知并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且不得存储原始图像。也就是说,不刷脸才是权利;刷脸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可以说,这次《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重述了这个“常识”,刷脸不是业主的义务。

  此外,有法律学者认为,物业与居委会没有提示风险,在未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居民的人脸识别数据,属于非法获取,甚至是涉嫌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以,不经业主同意就刷脸,不止于侵权,还可能涉嫌犯罪。

  现在不少小区急于推进人脸识别,背后还是资本利益驱动,个别地方也有“懒政”驱动。不少地方人脸识别项目的推动,源于某些企业资本的推波助澜,急于跑马圈地,把公民的脸“拉”下来,把市场占下来,哪怕此时亏本也要赚吆喝。

  另一方面,某些地方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面对老小区、外来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就指望通过人脸识别快刀斩乱麻。

  但不少推动人脸识别的职能部门,其层级比较低,有的就是一个派出所推动辖区小区安装,派出所本身很难说有专业人员、专业设备能维护生物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单兵突进”之下难免留下很多隐患:业主的面部信息被交出去之后,到底交给了哪家公司?由谁来负责?对此物业公司和社区都交代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说到底,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技术,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社会也不能忽略其暗藏的“獠牙”。这次杭州拟立法禁止强迫业主刷脸,重申了常识,也是对热得发烫的刷脸浇一盆冷水:收集人脸,要取得民众的同意,要满足必要性原则,而民众也有说不的权利。□沈彬(媒体人)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上一篇: 高仿明星账号频现 谁来维护用户权益 2020-11-02 07:57:03 来源: 光明日报 2020-11-2
下一篇: 黑中介换个马甲继续行骗,租房被坑的年轻人太难了 2020-10-30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