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网络
·本网调查
·内幕揭秘
·反腐在线
·热点追踪
·投诉曝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热点追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北京新版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计划明年颁布实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0-12-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北京新版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计划明年颁布实施
2020-12-06 07:40:25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全市通过“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442.4万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试点正在推行中

  新版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计划明年颁布实施

  “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442.4万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试点正在推行中

  昨日,中关村海中市场,来京24年的陆祥师傅义务为居民配钥匙。记者 浦峰 摄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计划将于明年正式颁布实施。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442.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7.8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2.7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4.8亿小时。目前,基层已经对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进行了一些试点探索,包括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扶贫济困、为老服务等服务内容。

  12月5日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等9部门举行主题宣传活动。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济贵介绍,《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计划明年正式颁布实施。

  赵济贵介绍,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442.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7.8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2.7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4.8亿小时。

  据介绍,今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会同首都文明办、团市委、市司法局、市人大相关部门及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积极推进《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

  活动现场,志愿服务组织发布2021年志愿服务项目,分别为“拥抱冬奥 志愿伴行”和“社会心理指导师社区志愿行”服务项目。据悉,近年来北京在应急救援、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领域,一批专业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成熟。围绕疫情防控、社区治理、垃圾分类、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治安巡逻、文明引导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将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迎接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赵济贵表示。

  ■ 探索

  发动低龄健康老人参加“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

  目前,北京已有社会组织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马乃篪介绍,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有需要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2017年起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又增加了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及怀柔区六渡河村两个区域。三个试点地区各有特色:大栅栏街道是老胡同的平房区、呼家楼街道是CBD聚集的楼房区、渤海镇六渡河村是农村地区。

  2020年,截至11月,大栅栏街道时间储蓄已经有1444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提供了13702人次的为老服务,有15项可以进行志愿兑换的服务项目;接下来呼家楼街道也将启动“让爱敲门”为老巡视服务;六渡河村的志愿服务围绕着入户帮助老人,提供洗衣服、擦玻璃等便民服务,还有帮助老年食堂洗碗等特色志愿服务。

  协会定期对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及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培训,完善了志愿服务内部管理制度、时长记录及时间积分兑换规则等。马乃篪介绍,目前志愿服务趋势是从大型活动慢慢转化为社区型常态化志愿服务。

  “我们注意到,社区常态化的志愿者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志愿者协会希望发动更多有精力、有阅历、也有意愿的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志愿服务。低龄老人志愿者完全可以当下就享受一些养老驿站机构的服务,只要志愿积分达到兑换服务的标准,就可以在资源库里选择理疗、保健、异地康养区考察、老年餐等服务。等于把时间兑换计划变成了一个即时实现的项目。”马乃篪表示,协会搭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将所有资源综合为三个库,分别是志愿者和专家库、服务岗位库以及链接资源库,让爱心在这里流转,形成志愿服务闭环。

  “‘时间银行’需要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社会诚信问题、保险问题、资金支持问题等。”马乃篪介绍,目前协会向市级层面提交了《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试点实施方案》,希望能够为全市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建议。

  ■ 对话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济贵:

  呼吁更多部门参与志愿服务激励工作

  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已开展试点

  新京报:目前《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进行如何?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正式颁布?

  赵济贵:条例目前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召集有关专家和基层代表对条例进行进一步讨论完善。目前大的框架基本确定,一审也已经通过,按照计划,今年底通过二审,明年将正式颁布实施,为迎接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一个志愿服务上的法制保障。

  新京报:今年7月《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引发关注,这项制度最终能否留在条例中?

  赵济贵:草案中提出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其中“时间银行”制度就是一项总结基层工作经验并逐渐纳入制度规范的手段,也可以说是一项创新之举。

  实际上,基层已经对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进行了一些试点探索,包括垃圾分类桶前值守、扶贫济困、为老服务等服务内容,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将时长进行积分累积,将来可以优先安排服务设施和服务保障。我们也鼓励其他部门能够对志愿服务积分时长进行一些回馈。

  新京报:条例修订草案中提到,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可以对良好志愿服务记录者给予优待,如何实现更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打通?

  赵济贵:其实从志愿者本人角度来说,大家是无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可能享受到的优待并没有太多要求。但作为民政部门,我们有责任对他们的志愿服务和付出给予认可和激励。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这方面政策,也在与教育部门、公园管理部门等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探索这方面的路径,使更多志愿者能够从党和政府的渠道得到引领、认可和支持。

  按照全国统一安排,我们也在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正能量引导作用。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主要目的是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让志愿服务队伍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壮大。

  将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

  新京报:今天活动现场发布了2021年两个重点志愿服务项目,为什么重点放在冬奥和社会心理方面,明年将会如何开展?

  赵济贵: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重视这方面工作。今天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发布了一些项目,包括提供公益讲座、一对一心理辅导、家庭支持、参与社区维权调解服务、参与慰问探访等社区工作,对纾解心理问题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冬奥会志愿服务方面,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等志愿服务组织也发出多个项目。下一步,我们会积极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组进行对接,相信对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任务都有积极作用。

  新京报:“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实名注册志愿者已有442.4万人,这个数字能否代表北京志愿者数量?

  赵济贵:这是“志愿北京”平台的数字,但也存在志愿者注册后没开展过任何志愿服务的情况,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志愿者。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依托各类平台和阵地,加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开发更多身边的志愿服务项目,动员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参加志愿活动的质量和次数,我们将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反馈到表彰奖励、公共服务优享、信用体系等各方面,相关细则正在制定。(记者 马瑾倩)

【纠错】 责任编辑: 詹婧
 
上一篇: “免费”共享充电宝可能盗取个人隐私 2020-12-7
下一篇: 警惕“扫黑”在“最后一公里”放水 2020-12-3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