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全民拍”线索,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学生贾芸,2019年9月顺利通过国航的校园招聘,但受疫情影响,她的体检被推迟到去年9月底进行。
然而,就在体检前一周,小贾遭遇一场车祸,小腿上留下了伤口。她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按照以往的标准,这个伤口很可能被认定为体检不合格,“拿不到合格证,公司会拒绝接收我”。
按照航空公司的入职流程,贾芸通过校园招聘后,要在指定医院进行严格的空乘人员体检,再经过专业航医检查认定后才能拿到相关合格证,继而接受后续培训并办理入职手续。
微博话题“沦陷”:中介招生置顶,经验交流不见
从校园招聘面试结束到去年收到体检通知,小贾已苦苦等待近一年时间。就在几乎陷入绝望之时,她在网上看到了“国航招聘”微博话题。
话题讨论区,一些教育机构及个人发帖称,可以通过“内部操作”,帮助身体有“问题”的求职者找民航总医院空勤人员体检部门的“熟人”帮忙。
小贾通过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称“李老师”的“培训机构”负责人。“李老师”热情地向小贾介绍了办理流程:先提供个人材料并备注身体问题,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并缴纳定金,通过体检拿到体检合格证,最后再付尾款。
“李老师”向小贾保证,他们有内部关系,过去已帮上百人通过体检、进入公司,其中大多已顺利下机队开始飞行。
随着疫情形势转好,国内各大航空公司陆续恢复招聘。记者按小贾提供的方式在微博上检索“国航招聘”“空乘招聘”“四川航空招聘”等关键词发现,此类话题阅读量高达上千万且热度不断攀升。
在这些话题中,大多数发帖者均表示可通过“内部操作”“内部名额”等途径帮助求职者应聘飞行员、空乘、安全员等岗位。
记者还发现,部分中介人员购买了微博推广服务,让他们发布的帖子被微博管理员设置为“头条”,放在讨论区前排。而本该占据主要位置的正常空乘面试经验交流内容,在讨论区寥寥无几。
换言之,这些网络空间实质上已沦为中介机构和个人的“招生专区”。
暗访黑中介:收费22万元,“沟通”费用单算
记者随后以求职者身份,给话题区几位发言时间较近、热度较高且自称能办理空乘人员体检和面试的博主发私信,对其进行暗访。
一位自称“胡老师”的培训机构中介人员向记者表示,他们在北京市顺义区首都国际机场附近有实体的办公地点,日常也进行空乘人员培训,每年都会送机构的学员去各大航空公司工作。
他告诉记者,如果想尽快办理,元旦假期后就有中国南方航空的空乘人员招聘,他们可以提供“初试、复试、终审、笔试全包服务”,全包费用17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此类培训机构,还有“独狼”式的黑中介广泛存在。
一名自称在体制内工作的中介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有四川航空等公司的“内部招聘”名额,可以帮助求职者“免面试”进入体检环节,体检通过后直接签合同进公司,这些“服务”收费22万元。
得知记者的求职意向后,该中介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合同,抬头为“培训就业咨询指导协议”。合同提到,中介作为甲方,承诺包初试、复试、终审等流程正常通过,而对于航空公司医学体检这一空乘人员招聘的重要环节,乙方求职者则需向甲方提前说明自身问题,以便中介人员与体检单位“沟通”,相关费用单独结算。
“保过”的套路:通过全靠考生,中介只赌概率
一名曾深受其害的大学生小飞(化名)向记者透露了黑中介所谓“保过”服务的实际办理流程。
小飞曾做过视力矫正手术,担心自己无法通过航空公司医学体检,一时冲动,落入了“黑中介”的陷阱。
在向中介缴纳了“体检项目保过”费用并签订合同后,小飞向中介人员告知了自己接受手术的情况。中介承诺,会与检查科室航医“事先沟通”,并表示“问题不大”。但体检当天,小飞一直担心的检查项目仍显示不通过。
在中介“协调”下,小飞几个月后参加了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面试并再次参加体检,结果仍为不合格。
事后,冷静下来的小飞推测,中介收受“保过”费用后,很可能根本没有帮他打过任何“招呼”,只是在“赌”他能不能靠自己通过体检——过了,“功劳”算在中介头上;不过,大不了退钱“私了”。
天津航空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贾喻尧向记者坦言,空乘人员招聘往往是航空公司招聘季期间应聘人数最多的“重头戏”。由于报名者众多,公司在选拔时会优中选优,个别应聘者面对激烈的竞争,难免有“走捷径”的想法,更容易受到不法中介人员的蛊惑。
记者了解到,除了发广告等待求职者上门,还有部分机构主动出击“围猎”求职者。
部分机构借助邮箱、社交平台等渠道,以“南航北京分公司”“南航培训中心”等工作人员名义与应聘者联系,发布不实消息,欺骗应聘人员。
专家进言:欺诈信息得管,择业观念得变
对于此类现象,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主任潘强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打着“保过”名义欺诈求职者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招聘甚至公务员考试中,且部分案件涉及金额较高。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相关中介人员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而且即便有个别求职者通过“中介”向考试相关负责人输送财物等形式,侥幸通过考试,其行为事实上也属于行贿,构成贿赂罪。
多位专家表示,对于藏身网络平台的此类欺诈信息,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应进一步加大监管、打击的力度。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加强自查,针对各类虚假信息,特别是其中一些通过购买推广服务,意图达到广泛传播效果的,应及时发现并坚决予以删除。
另一方面,受害者也应转变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免得吃了“哑巴亏”,还要付出金钱甚至更沉重的代价。(记者王晖、雷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