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王君杰 通讯员 张喜亮)春节期间,为落实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传承教学活动,鸭李骨科医院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利用假期举办传承教学,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也为新年增添了浓浓的学习气氛。
2月16日,大年初五,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来到鸭李正骨社会传承基地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正在有序进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鸭李骨科医院院长董爱香详细为学员们讲解中医正骨的相关知识以及临床接骨的疗法。
董爱香耐心细致地为学员们一一指导,并让学员亲身感受不同的治疗手法,学员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每一个手势、手法和接骨复位技巧,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据董爱香介绍,今年的教学活动时间节点特殊,因为春节放假,除本院的学员外,还来了不少乡镇医院的中医正骨学员,这年过得既充实又开心,鸭李正骨得到越来越多医学专业人士的认可及慕名学习,使祖传正骨得以弘扬光大,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骄傲。
一位来自狼城岗镇的骨科学员说,“我听说鸭李正骨社会传承基地假期有教学活动,就开车三十公里来这里学习传统的接骨、正骨、手法复位等相关知识,董院长已经80岁高龄,还亲自授课、不厌其烦手把手地传授,让我们体验感知,真让我对她这种大爱传承精神肃然起敬,真的很感谢有这难得的机会来学习。回去后,我会慢慢消化吸收,遇到问题及时向董院长请教!”
据了解,鸭李祖传正骨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主要是为断骨、碎骨复位,再敷以祖传秘方研制的接骨膏,对治疗断骨、碎骨及跌打损伤均有独特的疗效。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爱香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董丙戌、刘佰轩等,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凭着全面而精湛的技术,精准地确定伤创位置,断定伤情,利用祖传的正骨手法,进行正骨治疗。
据介绍,鸭李骨科2015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11月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近两年来,除重大节日参加公益义诊外,还不定期地组织传承教学活动。
董爱香表示,“中医是我们的国粹,传承、弘扬、发展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要在有生之年,守初心担使命,做好传帮带,把传统中医正骨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社会,减轻患者疾苦。生命不息,传承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