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法制
·综治动态
·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法治人物
·法治视频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法制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制建设 > 正文
网络占卜非“法外之地” 专家建议出台禁止性规定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1-4-20
分享到:新浪微博

网络占卜非“法外之地” 专家建议出台禁止性规定

法治日报 | 2021年04月20日 06:07
原标题:网络占卜非“法外之地”

  “嘘。”做了个收声的手势后,姜晨一边轻声重复着刚才听到的问题,一边缓缓地从桌子旁的牌库中抽出了一张牌。

  “第一张是战车。”姜晨边说边拿起手机对准桌面上亮着的一张牌,牌面上是一名武士站在战车上,右手拿着一根权杖,战车的前方则有两尊一黑一白的狮身人面兽分立左右。

  看了眼视频通话那头满脸疑惑却又暗含期待的小伙子,姜晨继续解读这张牌:“这张牌是倒立放置,代表着逆位,战车逆位意味着你在这段感情中已经失去了方向,这让对方在心中对你产生了不信任感,你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作为一名塔罗牌占卜师,姜晨除了会在与塔罗牌相关的公众号中发一些文章外,也会定期为人“视频占卜”,每次收费100至300元。

  近日,广东深圳一家以塔罗牌占卜为名实施营销活动的线上商铺被警方调查,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网络占卜的关注。很多人心存疑虑,网络占卜究竟算的是“命”还是“钱”?

  网络占卜风靡网络

  “9.9元测运势”“19.9元测感情”“199元改运势”……如今在网络上,类似的网络占卜广告并不鲜见,不论是公众号,还是私人微信;不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小程序,随时有人为我们的命运“答疑解惑”。

  其中,塔罗牌成为了如今网络占卜的“新贵”,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在短视频平台,涉及塔罗牌占卜的一些视频点赞数量甚至能达百万。

  在姜晨看来,塔罗牌占卜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风靡,主要因其操作简便、互动性强。比如,最常见的算法就是前来占卜者从1到78(整副塔罗牌共78张)中随机选出几个,再找到与数字相对应的牌来进行解读。

  为何一些人在生活中遭遇难以抉择的问题或出现焦虑时,会寻求占卜这一类帮助,而且对结果“深信不疑”?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分析指出,无论哪种形式的算命,都是为了满足算命者的一些心理需求。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掌控感,是人们对于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规避,人们的很多情感或者生活压力,正是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占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即给出一个相对模棱两可的答案,人本身就很容易相信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在占卜者的言语引导下又让人很容易去对号入座,进而觉得这种说法极为可信。

  “占卜是个和人打交道的项目,话术技巧的确很重要。”姜晨表示,占卜师很会察言观色,先听客人的主要诉求是什么,如果是算情感、事业,那么多数情况下是遇到了不顺利的事或陷入了难以抉择的两难境地。

  “其实很多客人来占卜前,内心中已经有一个潜在答案或选择,只是希望借由占卜的形式,再次获得这种‘神秘力量’的支持,进而坚定自己的想法。”尽管姜晨坦陈塔罗牌占卜很大程度上还是“心理安慰”居多,但他也表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除了星座学外,也包含很多心理学的理论。

  “算命”还是“算钱”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占卜的主战场开始从线下转向网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相比线下,线上占卜的隐蔽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客流量也更大。

  记者在某电商网站搜索“网络占卜”关键词,出现大量占卜服务,既有中国传统的周易八卦,也包括西方的星座塔罗,内容涉及婚姻、事业、健康等,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一些店铺的月销量在1000+以上。

  姜晨透露,目前网络占卜的渠道除了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外,还有的通过开设公众号、微博号,甚至有的直接用朋友圈来招揽生意。

  便捷的网络渠道也给扩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一些明星或热门事件的评论区中留下略带“玄学”的评论,吸引网友点开评论者个人主页;提供免费的占卜服务,但需要客人将占卜者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一系列操作都让网络占卜“越传越火”。

  除了占卜行为本身外,有些网络占卜服务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据深圳警方介绍,近日被调查的塔罗牌店铺自2018年开始在线上推广揽客,以塔罗牌占卜为名义提供“占卜算命”“沟通阴阳”等花样繁多的服务。占卜师以各类理由诱导顾客购买所谓“水晶”“朱砂”等货品来辟邪,收取上万元的费用。

  “占卜后忽悠顾客购买产品的行为在圈子里很常见,毕竟这是来钱的‘大头’。”姜晨称,销售产品也有“技巧”,一般是对那些深信不疑或者极力想要改变某种境况的客人才会继续进一步销售。

  如今,出现了一种更为便捷的AI算命,在一些公众号中输入个人信息或上传照片,几十秒后,就会有一份AI出具的“命理报告”,但这背后需要的同样是“钱”。

  此前,有媒体调查了一个名为“AI手相面相分析”的微信公众号,按照提示提交一份面部完整照片后不到30秒钟,页面就显示“报告已生成”,但想要获取需要支付9.9元,想要获取其他单项报告还要另外付费。

  这些公众号还通过招代理的形式继续敛财,只需交纳一定的代理费,就可以成为代理,代理转介客户,获取相应的返点佣金,通过拉人头、发展下家来升级,在敛财的同时继续扩大了传播影响。

  “算命”非法外之地

  “尽管算命占卜由来已久,但必须明确,无论传统算命,还是网络占卜,不管花样如何翻新,其本质都是封建迷信。”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德衡律师集团高级合伙人毛洪涛指出,网络占卜绝对不是“法外之地”。

  毛洪涛介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1修订)》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11修订)》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信息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封建迷信的信息。依照情节,给予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此外,毛洪涛说,网络占卜套路众多,很容易滋生其他关联违法犯罪行为。比如,利用网络占卜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转运等为由骗取客户钱财,涉嫌诈骗罪;以网络占卜为名发展下线代理,抽取提成和佣金,属于传销性质,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利用网络占卜,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在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看来,当前针对网络占卜的治理还是较“松”,虽然有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对其进行规制,但往往针对的是出现严重后果的行为。比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才有可能处以拘留并罚款。对于一些社会危害不明显的收费占卜行为监管并不严,多以宣传教育为主。

  “对于网络占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禁止性法律规定。”赵占领认为,鉴于网络占卜传播迅速,且可能会对年轻用户产生负面影响,应考虑尽快将其纳入法律法规范畴,出台禁止性规定,不能等酿成诈骗案或造成严重后果后才匆忙干预。建议可修改现有法规,比如,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增加禁止传播网络占卜相关的信息,还应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对平台上存在的一些网络占卜信息进行治理。

  “还应继续强化教育,倡导科学精神,鼓励有问题寻求真正的心理咨询,并建立群众举报机制。”刘俊海补充指出。(记者 赵晨熙)  

来源:央视网 编辑:阚纯裕 责任编辑:刘亮
  • 编辑:尤改名
 
上一篇: 八座面包车“塞”26人,幼儿园司机、园长被立案侦查 2021-4-22
下一篇: 高空抛物入刑 治理“祸从天降”仍面临多重难题 2021-4-17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