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舆情
·舆情观察
·舆情热点
·公平正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李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采编团队 更多...
...
...
公平正义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平正义 > 正文
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盘点二十大报告法治元素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2-10-1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盘点二十大报告法治元素

时间:2022-10-18 08:56:00作者:李光明新闻来源:法治日报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并用专门章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报告贯穿着法治思维,体现了法治精神。

  报告多见法治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报告在第一部分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多次提到法治内容。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对法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此后,在不同的章节中均有法治内容或用法治思维总结部署工作。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

  可以说,报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法治的理念在这些方面都能得到体现,整个报告贯穿着法治思维。

  专章部署法治建设

  报告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个章节部署法治建设。

  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确定法治建设目标任务

  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涉及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特别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明确了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涉及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尽管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繁重,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的目标一定能够高质量完成。

[责任编辑:杨晓]
 
上一篇: 陕西: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阶段性成果 2022-10-25
下一篇: 最高法:我国人民陪审员超33万人 2022-10-13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