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律师
·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
·律师说法
·名律风采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律师说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律师说法 > 正文
可视门铃侵犯隐私 调整位置重新安装
来源:中国普法网 发布时间:2022-12-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可视门铃侵犯隐私 调整位置重新安装
法治日报 2022-12-12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陈莹

  近年来,可视门铃、智能门锁等安全设备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门户太近、安装位置等原因,可视门铃会记录存储到其他业主的活动情况,从而引发邻里纠纷。近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就调解了一起因可视门铃侵权引发的纠纷。

  汪某与袁某是邻居关系,汪某在门口安装了一个可视门铃,且具有红外夜视功能。袁某发现后,认为门铃安装的角度能观察到楼层的公共区域,可清楚记录到自己出入、来客,透过窗户还会看到自己部分生活起居情况。袁某多次上门与汪某协商要求拆除该可视门铃,汪某置之不理。随后,袁某诉至南湖区法院,要求汪某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与其相关的全部视听资料。

  法院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测试,了解到该门铃的安装位置以及性能,确实对袁某的个人隐私生活包括生活安宁等构成了现实威胁,邻里关系也确实受到了影响。

  但考虑到汪某主张可视门铃安装是维护安全之需要,法官针对双方的现实状况进行调解,并提出了兼顾汪某安全维护和袁某隐私保护的改良方案,将可视门铃移动位置并调整角度,使门铃的可视范围不能拍摄到走廊的南侧,避免了透过窗户看到袁某家中隐私的问题。

  在法官的协调下,汪某重新安装了可视门铃,袁某表示调整位置的门铃确实已经不再对其隐私产生威胁,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确认完成协议内容。

  法官庭后表示,智能可视门铃作为家居生活中一项便捷实用产品,满足了现代住宅居民基础的安防需求,本身无可厚非,但权利的行使应当有边界,自由不能建立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此类门铃使用中伴有大量的数据采集,稍有不慎就会触及邻里的隐私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并引发争议,甚至影响邻里和睦。

  本案中,汪某虽在自有空间内安装可视门铃,主观上无窥视邻居的故意,但设备拍摄范围超出其自有领域,记录和存储了袁某不愿为他人知悉的个人信息,对袁某居住安宁以及隐私造成了侵扰,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责任编辑:赵子贺)
 
 
上一篇: 辽宁朝阳印发方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2-12-18
下一篇: 浙江杭州推动镇街法治建设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 2022-12-13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