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舆情
·舆情观察
·舆情热点
·公平正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公平正义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平正义 > 正文
利用平台登录漏洞盗卖数字藏品 被告人侵犯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系统数据获刑罚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3-4-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利用平台登录漏洞盗卖数字藏品 被告人侵犯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系统数据获刑罚

时间:2023-04-03 07:48:00作者:史隽 王欣雨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利用平台登录漏洞盗卖数字藏品

侵犯个人信息、非法获取系统数据 被告人涉两罪获刑罚

姚雯/漫画

  正义网讯(记者史隽 通讯员王欣雨)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藏品成了投资者眼中的“财富密码”,也成了犯罪分子眼中的“香饽饽”。日前,经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

  数字藏品是以电子化形式记录、传播和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上的各类收藏品,其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产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杭州的王先生是一名数字藏品玩家。2022年7月,王先生花费299元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款数字藏品。由于限量销售,这款数字藏品很快升值,王先生欣喜不已。同年7月22日凌晨,王先生又一次登录平台查看时,却发现自己持有的数字藏品消失了。账号记录显示,藏品已被转卖给其他用户,但实际上他本人并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由于事发突然,王先生第一时间在数字藏品用户微信群中反映此事,谁料竟然有10多个用户表示遭遇了同样的情况。这引起了网络平台的警觉,平台技术人员立即查看服务器日志,排查数据库是否有异常情况。结果显示,当时有同一个IP登录了30多个用户账号,先后转卖了21个用户的数字藏品。

  了解到这一反常情况后,网络平台怀疑有人偷偷登录用户账号,对用户的数字藏品进行非法操作。此时,平台技术人员通过反查,发现该IP还登录过一个实名认证为陈某的账号。为进一步查明真相,网络平台向进行转卖操作的第三方平台核实情况,记录显示转卖21件数字藏品的账户注册信息与陈某的个人信息吻合。网络平台立刻报警,陈某随即落网。

  据陈某交代,平日里其以网络刷单为生,因此购买了大量不记名电话卡用于接收短信,并通过专门的机器进行管理。2021年10月,陈某发现帮数字藏品平台拉新人可获取奖励后,立即注册了20余个账户专拉新人,又花费440元在网上非法购买50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出售赚取了5万余元。2022年7月20日,陈某偶然发现,数字藏品平台的登录机制存在漏洞。“如果我能自由登入平台用户账号,卖掉他们的数字藏品,岂不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赚到很多钱。”陈某决定复制平台公布的大量被隐藏中间4位数字的用户手机号,通过不断尝试破解出用户的真实手机号,再利用漏洞进行登录。

  经查,陈某成功登录了30余个用户的账户,并以1400元至1600元不等的单价卖掉了其中21个用户的数字藏品,总计获利3万余元。目前,这21件数字藏品已经退还到了原用户账号。

  2022年9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拱墅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陈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字藏品数据,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鉴于陈某归案后自愿认罪认罚,且赔偿被害人全部损失并获得谅解,经拱墅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于日前作出上述判决。

[版面编辑:王昱璇]
[责任编辑:王极]
 
上一篇: 从业禁止,让"大灰狼"远离校园! 2023-4-7
下一篇: 障旅游者合法权益 文旅部加强在线旅游市场管理 2023-3-29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