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网络
·本网调查
·内幕揭秘
·反腐在线
·热点追踪
·投诉曝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热点追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⑨)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3-6-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⑨)

——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

本报记者 邱超奕
2023年06月07日05: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成效如何?未来,如何推动养老保险体系持续兜底、扩面、提质?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

  问: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我国近年来取得哪些进展?

  答: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对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辉煌成就:一是覆盖更广。截至20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3亿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实现全覆盖的发展目标;二是促进公平。近年来,我国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三是提高统筹。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从2022年起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效解决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四是改善待遇。我国持续完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其中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超过3000元;五是增添保障。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在36个城市或地区先行实施,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养老需要。

  问:我国为何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当前发展情况如何?

  答: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预计“十四五”期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生活需求、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通常是指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其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则包括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等。

  当前,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三大支柱之间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已建立比较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在第二支柱方面,企业年金发展较为滞后。截至2022年末,参加企业年金职工人数为3010万人,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足10%,其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还比较薄弱。同时,同样属于第二支柱的职业年金快速发展;作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建设起步较晚。截至2023年3月中旬,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有3000多万人。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加紧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于健全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通过个人养老金融投资和储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养老保障高质量发展。从长远看,个人养老金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问:我国在优化养老保险经办等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答: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养老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方面,通过大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公共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已建成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部省经办联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已开通个人权益记录查询、待遇资格认证等83项全国性、跨地区社会保险服务,实现更多社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同时,目前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有效提升了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保管理服务水平。截至2022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3.68亿人,覆盖全国总人口的96.8%;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增加到7.15亿人,全年累计访问量112.85亿人次,电子社保卡已获得广泛应用。

  此外,针对部分老人不便使用网络服务的“数字鸿沟”问题,各地社保经办机构也保留了经办大厅窗口服务的方式,老年人可以自主选择线下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等业务。

  问:面对经济三重压力和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压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是否能保持稳健可运行?

  答:据统计,2022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6.31万亿元;基金总支出为5.90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为5.67万亿元。可见,目前各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行平稳。2022年1月,国家启动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均衡了省际基金收支余缺,完全能够确保养老金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财政投入机制是重要支撑。据统计,1998—2022年,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资金累计达6万亿元,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倾斜。近年来,中央财政补助占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的比重在12%以上,为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外,我国还设立了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经过20多年积累和投资,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做大做强。据统计,2021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2.59万亿元。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将拥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7日 13 版)

(责编:毛思远、白宇)
 
上一篇: 个人养老金产品应该怎么选(民生服务港) 2023-6-9
下一篇: 俄罗斯多地发生苹果酒中毒事件造成18人死亡 2023-6-6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