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舆情
·舆情观察
·舆情热点
·公平正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舆情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舆情热点 > 正文
借“总部经济”之名两年间分设709家空壳公司,最终难逃法网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3-6-15
分享到:新浪微博

借“总部经济”之名两年间分设709家空壳公司,最终难逃法网

时间:2023-06-14 07:39:00作者:卢志坚 孙鑫鑫 季于翔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通过深入了解,孙某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往往会以促进“总部经济”项目合作、产业扶持等名义,出台一些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大量注册空壳公司为哪般 

  2022年10月初,赣榆区检察院检察官实地走访了解案件相关情况。 

  今年3月7日,该案在赣榆区法院开庭审理,承办检察官出庭公诉。 董潇文摄 

  借“总部经济”之名,孙某、刘某、季某等人两年间在多地分设709家空壳公司,在未发生真实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2500余份,价税合计1.3亿余元,造成税收损失1200余万元,还以项目合作、产业扶持为名,非法套取地方政府扶持资金2500万余元。经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孙某、刘某、季某等9人有期徒刑十三年至有期徒刑十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 

  借“总部经济”之名,批量注册空壳公司 

  1988年出生的孙某在北京干过电脑销售,也做过中介,但事业发展一直没有起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某在网上接触到了“总部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产生集聚效应,实现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孙某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地方政府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往往会以促进“总部经济”项目合作、产业扶持等名义,出台一些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招商引资,但对企业是否进行实际经营的审核,各地把关标准不同。这让孙某觉得有漏洞可钻,便开始盘算起开公司办企业参与政府“招商引资”的“大事业”。 

  2019年2月,孙某首先找到了好友刘某。“我最近准备参与政府方面的招商引资,你形象好,适合帮我和政府对接。”在孙某“糖衣炮弹”的进攻之下,刘某成为了孙某的合伙人。随后,孙某、刘某通过网上发布招聘信息,陆续招揽了季某、高某、陈某等人加入,并于同年12月,成立了“红某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红某云”公司),组成了一套人员齐整、设备齐全、看起来很正规的公司。 

  孙某作为该集团的总负责人,与刘某负责同地方政府洽谈以“总部经济”名义注册公司、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季某管理公司财务,负责办理政府拨付税收扶持资金手续;郑某作为外勤负责相关企业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注销等手续办理;高某、陈某等人居间介绍有虚开发票需求的受票公司。 

  在没有任何实体经营业务的前提下,孙某等人在多地以熟人介绍或口口相传的方式,打着只要按照其要求注册公司,即可获得2000元到5000元不等好处费的口号,拉拢人员租用办公厂房和生产厂区,大批量注册空壳分公司,涉及行业涵盖建筑、商务、货物运输、机械设备租赁等众多领域。这些空壳公司以开展“总部经济”为名伪装成产业集群,以增值税发票收取票面金额10%至11%、普通发票收取票面金额1%的开票方式,大肆对外虚开各类发票,并凭借虚开的各类发票,作为套取地方政府扶持资金的依据。 

  拉拢税务系统工作人员“保驾护航” 

  光成立公司还远远不够,如何在当地疏通人脉关系,为实现致富梦“保驾护航”,是孙某心里一直盘算的大事。 

  2019年10月的一天,经人介绍,孙某认识了某市税务系统的工作人员郁某(另案处理)。初次相识,郁某对这位年轻有为且出手阔绰的孙总颇为满意。几次交往后,二人逐渐熟识。 

  从2019年11月起,孙某先后10次通过转账方式向郁某行贿共计213万元。按照当地税收相关规定,孙某如果要注销各类空壳公司,需要补齐企业的所得税,涉及不同行业的企业税率不同,但在郁某的示意下,孙某统一按照开票金额3‰的税率申报缴税,郁某在明知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利用其负责个人所得税征收和审核的职务便利,在3‰的税率基础上短期内迅速帮助完成注销税务登记,使得上述公司在税务系统显示为“已注销”,既让孙某节省了所得税又最大限度逃避了税务机关的查处。 

  在郁某的帮助下,孙某以“外地客商”的身份与地方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在当地以“总部经济”名义注册成立空壳公司,随后安排高某、陈某负责居间介绍受票企业,在与有开票需求的企业谈好开票费用之后,在没有任何实体经营的情况下,指挥公司员工在PC端登录电子税务局系统,按照客户的需求填写相关发票信息,随后派外勤到办税服务厅领取发票,再向受票企业邮寄发票,全程线上操作,从不线下见面。 

  在完成上述流程之后,公司会计将所有虚开发票的相关材料汇总到孙某处,统一整理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的台账,作为领取政府奖励的依据。随后,孙某安排刘某与地方政府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对接,履行申报扶持资金的内部程序,将上述整理好的材料一并上交,待相关部门审核之后,地方政府会根据其纳税情况,按照40%至45%的返还比例,向其提供的对公账户打入税收返利的扶持资金。顺利获取地方政府扶持资金后,孙某再将上述款项通过对公账户转入私人账户,并在郁某帮助下快速将空壳公司注销。 

  通过这样“签订招商引资协议—注册公司—虚开发票—申报扶持资金—注销公司”的流程,截至2021年10月,以孙某为首的犯罪集团已注册空壳公司709家,利用上述空壳公司对外虚开各类发票2500余份,税额合计1.3亿余元,造成税收损失1200余万元。同时,该犯罪集团以项目合作、产业扶持为名,非法套取地方政府扶持资金2500万余元。 

  2021年年底,连云港市税务局在开展税务巡查专项行动时,发现辖区内一些新注册的公司在短期内存在大量开票的异常情况,而这些公司的背后均指向孙某的“红某云”公司。初步核查后,税务机关将该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2022年1月14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对孙某等人立案侦查,并陆续将孙某、刘某等人抓获。 

  披上伪装也难逃法网 

  由于该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且涉及多地,2022年3月,赣榆区检察院应邀提前介入,就梳理资金回流、查清骗取税收优惠返还手段和数额等方面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同时建议由涉案企业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对受票环节进行协同侦查。 

  2022年9月1日,连云港市公安局赣榆分局将该案移送赣榆区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集团由孙某担任董事长,刘某任总经理,季某为财务总监,下设内勤部、外勤部、票务部等三级架构,在册员工56名,外加分公司人员达百余人,如何根据现有证据确定涉案人员参与程度、地位作用、获利情况,是确保案件质效和量刑得当的重点。”承办检察官刘新闻介绍。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孙某作为该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刘某、季某、郑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其他犯罪嫌疑人起次要作用,应依法将孙某、刘某、季某等9人提起公诉。综合全案证据,该院建议对在该公司仅从事劳务性工作、领取固定工资的普通员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针对国家税收面临的巨额损失,赣榆区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对涉案企业的账户及时查封止付,厘清相关票据流和双方真实交易情况,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追回税款损失719万余元。 

  2022年12月28日,赣榆区检察院以行贿罪对孙某依法提起公诉;今年1月28日,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对孙某、刘某、季某等9人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作出上述判决。 

  针对该案暴露出在公司登记、招商引资、税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近日,赣榆区检察院邀请地方政府、税务机关、民营企业代表召开关于涉“总部经济”犯罪问题研讨会,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税收补助、奖励等政策的审核把关,加大对注销企业的审核和风险分析,防范空壳公司。

[版面编辑:赵晓明]
[责任编辑:谢思琪]
 
上一篇: 自然资源部:坚守红线底线,杜绝拔苗砍树“一刀切” 2023-6-16
下一篇: 最高检等三部门:推动形成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合力 2023-6-12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