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舆情
·舆情观察
·舆情热点
·公平正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采编团队 更多...
...
...
公平正义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平正义 > 正文
法眼观察丨弄虚作假摆拍视频咋就屡禁不止
来源:正义网 发布时间:2023-8-7
分享到:新浪微博

法眼观察丨弄虚作假摆拍视频咋就屡禁不止

时间:2023-08-03 07:48:00作者:张庚磊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打印转发复制链接||字号

  近日,一女网红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和闺蜜吃饭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视频引发热议,相关话题甚至登上热搜榜单。随后,当地网信部门、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经调查,该女子承认“整个事件由编导进行策划,为了能够引流最后实现盈利的目的”。7月31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依法对沈某等4人处以行政拘留,并责令平台注销发布不实视频账号(据8月1日《法治日报》)。 

  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流量变现的新玩法层出不穷,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全国多地均出现了网红主播为“涨粉”按剧本摆拍,个别短视频创作者试图利用虚构人设、剧本演绎等博取流量。为此,中央网信办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一些视频平台也发布了关于“演绎”类作品内容创作的最新规则,对未注明虚构又刻意利用虚假摆拍获取流量的,将视情节进行无限期封号等处罚。相关平台、网信部门、公安机关已在加大力度整治、打击此类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网红为何明知违法还为之?网红“剧本”视频为什么屡禁不止? 

  流量变现的诱惑当然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拿上述“剧本”视频来说,如果它注明了“纯属虚构”,关注量显然要大打折扣,更没机会登上热搜。第二个原因,是行业管理与平台监管薄弱。自媒体创作者行业准入门槛低,作者一部手机便可搞定,有平台和热搜榜过度关注点击量高不高,而在核实事实真伪方面不够严格,致使虚假信息从制作到发布畅通无阻。第三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网红主播“涨粉剧本”摆拍多次发生,即使被平台发现,最重不过是永久封禁,而多数劣迹网红可通过他人注册、穿戴“马甲”等方式继续从事相关直播、视频拍摄工作,公安机关大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就如上述虚构视频,给当地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而这样的处罚似乎还很难形成足够的震慑力。 

  为改变这种状况,短视频平台务必履行好核实义务。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强调,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因此,平台要加大对视频内容事实的审核力度,不能为追求内容热度就忽视对内容的审核。短视频审核不应仅靠算法,对热点事件更要加大人工核查,而不是因为有流量而默许相关失实视频被推广转发。此外,还可建立相应的举报奖励机制。对于“剧本”摆拍需网信部门、司法机关重拳出击。网信等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大对违规自媒体的处罚力度,也要建立对平台的追责机制,个人账号出现违法、违规问题时,平台应承担主体责任。公安机关也可对此类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处理做好警示宣传,如可主动联系主流媒体进行报道,以扩大普法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自媒体账号还是相关责任平台,都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弘扬社会正能量,共同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版面编辑:陆青 潘若曦]
[责任编辑:颜妤函]
 
上一篇: 9.9元一键生成AI写真 安全吗?律师建议:如发现平台一揽子强制收集信息,要坚决拒绝 2023-8-11
下一篇: 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副司长王新武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3-8-1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