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债”巧解记
2025-04-02 08:57:4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冉利咸
在纷乱复杂的金钱来往下,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暗藏人们的深沉博弈,两方纠纷如涟漪一般,牵扯到第三方利益。
近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法院文斗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民间借贷形成的“三角债”纠纷案件,通过积极协调,力促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从纠纷“三角”到共赢“三角”转变。
连环债务陷僵局
原告殷某和被告程某同属一个烟叶生产小组,平日里关系融洽。然而,一次特殊的烟叶售卖,却打破了这份平静,将两人卷入一场复杂的经济纠纷中。
这一年,殷某精心呵护着自家的烟叶田,由于风调雨顺加上悉心照料,实际生产的烟叶数量远远超过了与烟叶收购站事先合同约定量。可程某这边的情况却恰恰相反,生产的烟叶数量未能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在这种形势下,两人经过一番商议,以程某的名义售卖殷某生产的部分烟叶,累计代为售卖烟叶所得款项高达六万余元。
可命运的齿轮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殷某前夫欠下程某父亲十余万元的借款,一直未能偿还。或许是因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或许是为了给家人讨一个公道,程某得知这一情况后,便扣留了这笔数额不小的烟叶款。
殷某一再协商无果,无奈之下,只好拿起法律武器,一纸诉状将程某告上了法庭。
法官释法解“心结”
“他丈夫欠我父亲的钱到现在都没还,我凭什么要把钱还给她?”法庭调解室里,程某情绪显得格外激动,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与愤懑。表面上看,只是一起简单的邻里经济纠纷,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却牵出两代人的经济纠葛,犹如一团缠绕的丝线,错综复杂。
“程某啊,你要明白,法律上,债权具有相对性。你与殷某之间、殷某前夫和你父亲之间,是两组完全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互相抵消。” 待程某情绪稍稍平复,承办法官缓缓开口,一针见血指出症结。
面对程某那深深扎根于传统观念中的“父债子偿”想法,法官巧妙地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耐心地拆解他的认知误区,让程某逐渐从固有思维中走了出来。
接下来的调解过程,承办法官更是以“情”破冰,“你们这么多年的老邻居了,当初为方便售卖烟叶,想出内部调剂的方法,说明两家人是有情分的,没必要为了这件事把关系弄僵。” 他的话语,如春日的微风,轻轻地拂过两人的心田,让紧张的气氛有了些许缓解。
经过耐心沟通与调解,承办法官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延期式还款”方案,程某于2025年9月前偿还殷某烟叶款六万余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时,程某父亲决定到法庭起诉殷某前夫主张债权。
签完协议时,殷某感慨:“原以为闹到最后得撕破脸,感谢法官。”
程某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法庭帮我父亲另立案,心里踏实了,邻里还得常走动。”
就这样,这一场曾经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在法与情的交融中悄然化解。法槌落下千钧重,调解架起连心桥。这座小镇法庭将继续用一次次“破冰行动”,书写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黄东利
|